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040107)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设置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课程,注重考生对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的掌握,使其具备较强的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小学教育工作者。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层次,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相应专业的水平要求一致;符合毕业条件的考生,经申请并审核后,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符合主考学校学士学位授予规定的,可申请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立德树人,具备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一专多能型的小学教育工作者。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习小学相关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儿童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践行良好师德。
2.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给予适合的教育。
3.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知识整合和跨学科教学能力。
4.立德树人,了解小学教育和养成教育的特点。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工作的规律和基本方法,胜任班主任工作。
5.具有一定的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6.具有综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艺术修养。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40107 主考院校:安徽师范大学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
| 5 |
00466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6 |
|
| 6 |
14449 |
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 |
6 |
|
| 14450 |
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实践) |
1 |
|
| 7 |
14445 |
小学教育管理 |
6 |
|
| 14446 |
小学教育管理(实践) |
1 |
|
| 8 |
14448 |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5 |
|
| 9 |
14462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 |
5 |
|
| 14463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实践) |
1 |
|
| 10 |
14444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
5 |
|
| 11 |
00468 |
德育原理 |
4 |
|
| 12 |
14459 |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6 |
|
| 13 |
14452 |
小学生心理辅导 |
5 |
|
| 14 |
00464 |
中外教育简史 |
6 |
|
| 15 |
10242 |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
|
|
| 总学分 |
73 |
|
五、主要课程说明
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本课程旨在使教师了解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现象、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有关儿童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与发展观。同时认识人类学习、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掌握主要学习理论流派的基本思想,理解不同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种类及影响因素,形成一定的科学心理学素养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至教育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之中。建议该课程以闭卷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
2.
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
本课程旨在将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加以整合,着重围绕课程与教学领域中基本的、重点的问题,针对小学教育的特点,结合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内容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小学特色以及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其主要内容包括: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内容和选择、组织和类型、实施和资源、评价和实施等等。
3.小学教育管理
本课程旨在让小教专业学生了解小学教育管理的一般原理、方法和策略,能够运用教育管理相关原理与方法分析学校管理中的事件与实务,最终提升学生教育管理理论素养和行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观与学校观。内容主要关涉小学教育管理基本理论、学校组织、学校文化、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教学管理等。
4.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方法的介绍与训练,培养学习者具有进行规范的教育研究的态度、知识、技能与能力,通过大量教育研究案例促进学习者掌握探索教育知识的科学方法,经历研究过程初步形成专业发展的意识。在课程内容结构上应包含三个层面:在方法论层次上,以实证研究方法论为轴心,包括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两大范式。在研究方法层次上,包括调查研究设计、实地研究设计、实验研究设计三大部分。在研究工具层次上,包括选题设计与开题报告撰写;包括抽样设计、测量设计、问卷设计、实验设计、结构观察、SPSS统计分析等量化研究工具;还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个案设计等研究方式。
5.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
该课程超越了学科领域的框架,是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课程在生态化观念指导下,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体现学生主体和问题导向,强化综合运用,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素质和能力。课程的目标是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推进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6.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本课程旨在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认识与理解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特点、素质结构、入职标准、职业生涯周期、发展路径以及教师的权利、义务、待遇等。引导学生构建以“专业发展”为主脉的教师职业人生规划,关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运用案例教学、教育叙事评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本课程既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价值,更要关注学习者的经验、体验、情感、信念,为未来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创造条件。
7.德育原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德育的概念与功能、德育的历史发展、德育目的与内容、德育主体与对象、德育课程、德育过程与方法、德育活动、学生品德评价、德育资源、德育环境、当代西方主要德育模式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掌握有关道德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教育思想与方法,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基础理论,帮助考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道德问题。
8.中外教育简史
本课程是关于中国与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并由此揭示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师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思想。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教育发展史中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的教育遗产并通过知古识今,更好地认识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增强教育的革新意识和能力。
9.小学生心理辅导
本课程强调小学实施心理辅导的特殊性,并对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帮助小学教师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心理辅导概论、心理辅导教师、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心理辅导过程、小组心理辅导、小学生行为矫正、小学生家庭辅导、小学生绘画分析与辅导、小学生游戏辅导、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管理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专业性质、基本原理、实施方法及组织管理,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以正确的视角对待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将来参与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打下初步的专业基础。
10.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本课程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信息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说明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地位、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及其发展变化,深入研究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全面贯彻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素养和实际教学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一)课程内设实践
内设实践的课程及实践考核所占学分分别是: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1学分)、小学教育管理(1学分)、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1学分)。考核采取综合评分,满60分及以上方可获得相应学分。具体考核要求是:
1.《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需在该课程理论学习完成后,按照给定的小学课程教学课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课时教学设计(集中考核)。教学设计的要求要符合教学设计相关理论模式,体现学科发展理论要求,内容正确,语言表达流畅。
2.《小学教育管理》需在该课程理论学习完成后,根据给定材料中的小学实际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撰写学校管理方案(集中考核),字数不少于1500字。方案要求根据给定材料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诊断,提出改进方案,要体现出完整性、科学性与可行性。
3.《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需在该课程理论学习完成后,从给定的小学课程教学课题中现场随机抽取1个选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思考与汇报。汇报要求符合小学教学实际,结合选题,围绕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内容设计,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明晰、结构合理。
(二)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按本专业学历规格要求,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对考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综合性实践考核。经申请准予参加考核的考生,应按主考学校相关规定及选派教师的指导,通过查阅并合理利用相关资料,由本人独立完成重复率检测达标的有关小学生发展、小学教育或教学改革、小学或班级管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小学师资培训、小学教育或教学评价、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教育等选题的毕业论文,务必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资料详实、引文规范,且不得抄袭造假。毕业论文正文6000字左右,经评审合格方可参加答辩。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依据论文评阅成绩和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论文成绩60分为及格,达到80分以上才有资格申请学位。
040107小学教育(专升本)专业新旧计划对照表
主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
| 序号 |
新课程代码 |
新计划课程 |
学分 |
旧课程代码 |
旧计划课程 |
学分 |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00015 |
英语(二) |
14 |
| 5 |
00466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6 |
00466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6 |
| 6 |
14449 |
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 |
6 |
00467 |
课程与教学论 |
6 |
| 14450 |
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实践) |
1 |
| 7 |
14445 |
小学教育管理 |
6 |
00458 |
中小学教育管理 |
4 |
| 14446 |
小学教育管理(实践) |
1 |
| 8 |
14448 |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5 |
00472 |
比较教育 |
4 |
| 9 |
14462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 |
5 |
06230 |
小学艺术教育 |
5 |
| 14463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实践) |
1 |
| 10 |
14444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
5 |
06231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
5 |
| 11 |
00468 |
德育原理 |
4 |
00468 |
德育原理 |
4 |
| 12 |
14459 |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6 |
01844 |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
5 |
| 13 |
14452 |
小学生心理辅导 |
5 |
00465 |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
4 |
| 14 |
00464 |
中外教育简史 |
6 |
00464 |
中外教育简史 |
6 |
| 15 |
10242 |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
|
10242 |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
|
| 总学分 |
73 |
总学分 |
69 |